首页 >> 科技 >

宝宝积食发烧的症状(宝宝积食发烧按摩图解)

2023-05-23 10:02:52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宝宝积食发烧的症状,宝宝积食发烧按摩图解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儿童大肠经积食按摩手法(3分钟)

2、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食指与虎口成一条直线。

3、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患儿手掌,露出桡骨边缘,再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患儿手掌向食指指尖推。

4、 功能:清肠、去湿热、导滞。多用于治疗便秘、消化不良。

5、 按摩手法治疗小儿积食第二次搓板门(5分钟)

6、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方。

7、 手法:再次按压掌面大鱼际肌中点,感到酸痛麻木,这是胃的全息反应点。

8、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止积食、腹胀、食欲不振。

9、 儿童积食按摩手法(5分钟)

10、 位置:内八卦位于掌面,以手掌为圆心,横条内侧2/3和外侧1/3的交点为圆心的半径,做一个圆。

11、 操纵:以图中黑点为起点,顺时针画圆。感觉就像接触皮肤一样没有压力,好像是悬浮的。想象一下八卦的柔软。

12、 功能:滞销食品,常用于厌食等疾病。

13、 四推四条小儿积食按摩(3分钟)

14、 位置:四条条纹位于四个手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处。

15、 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称为推,是改善积食等问题的重要穴位之一。

16、 儿童积食按摩手法武清天河(3分钟)

17、 地理位置:天河位于前臂正中肌腱至洪池(曲泽)的直线上。

18、 操作方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手掌朝上,然后用中指和食指从孩子的手腕向肘部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手腕到手肘,不能反过来!

19、 功能:青天河有清热解表、泻心火等功效。是小儿推拿常用的穴位之一。

20、 六捏四横缝小儿积食按摩手法(5分钟)

21、 位置:四条条纹在掌面,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处(注:“指间关节”是指指骨之间形成的关节)。

22、 功能:理气,消积腹胀,清热除烦。四缝也是消化常用的穴位之一。

23、 小儿积食按摩手法七推七骨(3分钟)

24、 位置:此穴位于腰骶部中间,第4腰椎与尾椎在一条直线上。

25、 手法:用一拇指或食指、中指外缘直接从上往下推,约100-300次。

26、 功能:上推温阳止泻,治脱肛;向下推,治疗便秘等疾病。

27、 小儿积食按摩手法腹部分阴阳(5分钟)

28、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29、 手法:用双手拇指自剑突下分别沿肋弓下缘或中脘到脐,向两旁分推。

30、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31、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九摩腹(5分钟)

32、 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33、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34、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十揉足三里(5分钟)

35、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36、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

37、 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38、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十一捏脊3-5遍

39、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40、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41、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以上就是宝宝积食发烧按摩图解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