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经验与思考(初高中数学衔接)

2023-10-16 18:00:54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经验与思考,初高中数学衔接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因为教学的需要,我告别了15岁的初中教学生涯,踏上了新的征程,这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尝试。但是我发现,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不可能一下子适应高中课本的跨度。

2、 老师不太了解学生之前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时,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

3、 原因分析

4、 1.学生级分析

5、 (1)环境和心理变化

6、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团体……学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部分同学有了“放松一下”的想法。

7、 入学后没有紧迫感。也有一些同学很害怕,入学前就听说高中数学很难学。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8、 (2)学习方法的差异

9、 初中的时候老师讲的详细,总结的都是类型,练的好,考试常见题多,一般都能坐对位置。所以学生习惯围着老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规律归纳。高中阶段,由于内容多,时间少,老师只能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

10、 为了落实“三基”训练能力。而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的方法,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11、 其次,学生在初中三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生遇到新问题,不独立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强;不能科学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

12、 2.初高中的教学内涵有两大区别。

13、 (1)知识思维水平的差异(从直观到抽象)

14、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仅限于平面几何的证明,知识与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较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没有培养出来。至于立体几何,只能用要求较低的零散知识来呈现,想象力较差。相对来说,

15、 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应用要求很高。高中数学教学应突出四种能力,即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需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

16、 等价与转化,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只有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17、 (2)知识体系差异(初高中跨度过大,人为造成不衔接)

18、 随着近几年的新教材改革,初高中教材难度虽然有所降低,但相比之下,初中的降低幅度很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难度差距。数学语言在抽象上有一个突变,

19、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面的过渡,使得相当一部分中低年级学生陷入困境,认为数学高不可攀,难以接近。

20、  

21、 5.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2、 高中的很多知识仅仅在课堂上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认真消化。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2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针对一些简单章节的教学组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能力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24、 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5、 3.教师级分析

26、 (1)新课程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27、 学生参与了三年的新课改实验,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而高中教师对课改是新手。

28、 不适应皮肤去除新课程下的教学;课标的问题——新课标本身在实验阶段就有初高中衔接的问题;教材问题——课改后,所有教材都是新编的,教材编写者对初中不够了解,导致选家和衔接的问题。

29、 (2)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

30、 高中教学往往更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让刚进高中的学生很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上课有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老师的思维,导致学习障碍,影响数学学习。

31、 对策和建议

32、 要解决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学习困难,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33、 1.缩写和使用有凝聚力的教材

34、 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衔接,比如函数的概念、映射、对应等。有些是高中的新内容,有些是初中的旧知识。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复习旧知识,又要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35、 适当渗透数学思想和转化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低起点、小步快跑、勤反馈、重在批改”为原则,编制适量的习题,理顺初高中数学习题的步骤。

36、 使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37、 2.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38、 加强高中新课标学习,深入学习教材,调查“盲区”,解决学生知识衔接问题。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明确知识点。全面把握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39、 3.加强高初中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40、 为高、初中教师提供相互听课、评课、讨论的机会。加强学法指导下的教学,时刻渗透教学全过程。邀请参加过初中课改的老师进行一次关于初中课改和初中法特点的专题讲座。

41、 4.日常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42、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快乐学习。

43、 (1)放慢初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44、 因为初中生习惯了缓慢的教学进度,如果一开始进度就很快,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效果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高一初期的教学进度应该适当放慢,之后再适当加快,让学生逐渐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

45、 (2)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6、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知道为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讲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47、 揭示提出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的过程。),探索例题解法的过程,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48、 5.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9、 高中的很多知识仅仅在课堂上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认真消化。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50、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针对一些简单章节的教学组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能力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51、 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以上就是初高中数学衔接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