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缢死的拼音(缢死)

2023-06-05 18:32:01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缢死的拼音,缢死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我们知道,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狭窄通道。这里有呼吸道、血管、神经、食道通过。绳索等物体压迫该部位,使其失去功能或发生变异,可能导致死亡。首先,

2、 绳索等物压迫颈部会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被吊死人一旦被吊起,绳子因为姿势的原因大多压在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舌根因为重量的原因向后向上压,与咽后壁和软腭后端接触。

3、 以至于呼吸道部分或全部堵塞,空气不能畅通,肺部呼吸不能正常进行,导致窒息。有研究表明,颈部15公斤的压力足以关闭呼吸道。

4、 其次,绳子等物压迫颈部血管,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的血液主要由颈总动脉和椎动脉供应,而头部和大脑的静脉血则通过颈静脉回流到心脏。颈部受压时,颈静脉、颈动脉甚至椎动脉都容易闭塞。

5、 出现脑血液循环障碍和脑贫血,使大脑皮层受到缺氧抑制,很快就会失去意识,甚至死亡。这种情况多见于正位缢死和全缢死。如果颈部静脉受压堵塞,血液回流受阻。

6、 但当颈动脉没有受到充分的压迫,血液还能继续流向大脑和头部一段时间时,就会造成大脑和头部的血液停滞,然后循环就会终止,由于脑缺氧而死亡。这种情况多见于侧卧位、前位、不全位缢死;脑血液循环障碍,

7、 是缢死,绞窄、勒杀等主要死因为机械性窒息。国外法医学者的研究表明,2公斤左右的压力可以阻断颈动脉血液回流;3.5公斤压力足以阻断颈总动脉;16.6公斤压力,

8、 也就是可以压迫椎动脉。所以当颈部的压力大于16.6 kg时,就足以堵塞颈部所有的血管,完全停止脑部血液循环。因此,不仅以直立姿势悬挂的人可以死亡,而且他可以采取站、坐、跪、躺、侧挂和倒挂的姿势。

9、 只要有人体的部分重量,哪怕只是头部的重量,也能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缺氧而死亡。

10、 最后,绳索等物对颈部的压迫也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迷走神经是人体第10对脑神经,起于延髓,出颅后经颈、胸到达腹部,有多支分布于外耳道和耳廓。

11、 呼吸道粘膜、心、肺、肝、肾、小肠、大肠左曲(脾曲)的上中2/3段;跟骨和颈动脉窦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也与迷走神经中枢间接相关。现在已经清楚,迷走神经的中枢核及其纤维构成了心脏抑制系统。

12、 与心脏交感神经中枢一起调节心脏活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中。当内因刺激迷走神经的感觉末梢,神经冲动进入迷走神经中枢使兴奋性相对增强时,冲动通过传出迷走神经纤维传入心脏。

13、 乙酰胆碱通过心脏迷走神经的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以减慢心跳。当过度兴奋时,心脏迷走神经通过节后纤维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可引起心脏停搏。有一个案例:一对新婚夫妇,新娘很壮,叫新郎起来给她点蚊香,男方不肯。

14、 方便女人打架。然后男的出门朝一个山脊跑去,女的跟在后面。附近的人也听到了大坝里夫妻俩的笑声。随后,男子捡起一团软泥朝女子扔去,打中了女子的右耳廓,女子随即倒地身亡。在法医检查期间,

15、 除了右耳廓有泥痕外,没有发现其他外伤。最后,对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心脏骤停进行了鉴定。

16、 如果绳子残根之类的东西刺激到这样敏感的迷走神经,以及与之间接相关的喉上神经、颈动脉窦等器官,结果可想而知。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心脏骤停死亡非常迅速,有人称之为闪电窒息。

17、 明白了以上的科学道理,张的死就可以解释了。张处于睡眠状态,不自觉地把脖子挂在蚊帐挂钩上,继续睡着,使脖子因头部重量而受压。

18、 颈部压迫可能导致死亡的三种情况中,虽然头部重量不足以窒息呼吸道,但完全有可能是头部重量压迫颈部,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更有可能是颈部压迫直接或间接刺激迷走神经。

19、 从而导致反射性心脏停搏。

20、 上吊自杀的死者形象。

21、 舌头是否伸出,在我国古代法医检验中常被视为缢死的重要特征之一。事实上,在现代法医检验实践中缢死的舌多位于齿后或齿间,舌头伸出来的很少。有些人认为,

22、 舌头是否伸出与绳子被压的位置有关。如果绳子压在喉结上方,舌根压到咽后壁,舌尖被拖动后再移动,舌尖无法伸出唇外;如果在喉结下向上拉绳子,舌根向前向上提,舌尖就会向前突出牙齿。尸僵出现后,

23、 齿间舌尖咬得紧紧的。此时,绳子松开,身体放平,舌尖无法收回。另外,头部前倾的程度也影响舌尖是否伸出牙齿。比如头部下垂,由于肌肉松弛,舌尖往往会脱离牙齿一厘米左右。

24、 大小便失禁也是死者常见的征兆。这是死后现象变化的结果,如肌肉松弛。不仅如此,缢死有时会在口腔、下巴、胸部或地面上留下流口水、鼻涕和流涎的痕迹。

25、 有时流出的鼻涕或唾液会连续不断。这些征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缢吊时的姿式。

26、 缢死者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悬吊,血液坠积于下肢、下腹部和前臂,形成颜色深暗的尸斑。由于尸斑的高度发展,可能出现散在性溢血点。在一般情况下,正位全缢死者,

27、 由于绳索压闭了静颈脉、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头面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呈贫血状态,所以颜面苍白。而侧位、前位或不全位缢死时,常因静颈动脉压闭不全,血液常能部分进入头面部使之瘀血,

28、 而出现颜面发绀,里青紫色,眼结合膜出血等窒息征象。

29、 在缢颈过程中,死者由于痛苦、肌肉痉挛等手足乱动。这可能碰撞周围物体,形成表皮剥脱、皮下出血,甚至出现挫裂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结合现场物体的位置进行判断和鉴别,以判明是否生前上吊。

30、 上述案例的最后一段具体讲述了缢死现场尸体检验方法。先讲案例,后讲检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这说明我们祖先法医学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在其所介绍的检验方法中,

31、 有两个内容涉及到缢死的鉴别诊断问题。一是检验索沟以后还要解开衣服检查全身,特别是要检查头发里和会阴部,这是古代法医学十分重视的两个部位,因为它们最容易被人忽略。

32、 如果在这两个部位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现了异常损伤,就要考虑是不是自缢身死的问题。二是明确指出“舌不出、口鼻不喟然、索迹不郁、索终结急不能脱”,不能定自缢身死。这在今天鉴别自缢时,

33、 也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当然从现代法医学的观点来看,如果仅以这几点来确定是否自缢,还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有的自缢者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可以完全没有这些特征。尽管如此,我国古代法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

34、 提出这样多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关于自缢的鉴别点,这是非常惊人的成就。

以上就是缢死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